调质:钢材热处理工艺及其性能优化

2025-01-02

  调质(淬火+回火)是一种钢材常用的热处理工艺,通常用于改善钢的性能。调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适当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钢达到一种平衡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其强度、硬度和韧性。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工序:


  加热(Austenitizing): 钢首先被加热到其临界温度(即奥氏体化温度)以上,使其完全转变为奥氏体(austenite),这是一种高温的钢组织形态。


  保温(Soaking): 钢在高温下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组织的均匀化。这个步骤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淬透性。


  冷却(Quenching): 钢被迅速冷却,使奥氏体迅速转变为马氏体,从而提高硬度。冷却介质的选择和冷却速度的控制对于调质过程的成功非常关键。


  回火(Tempering): 调质后的钢通常过于脆硬,因此需要进行回火以降低硬度,提高韧性。这个步骤涉及将钢再次加热到较低的温度,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保温,然后冷却。


  调质后的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保持一定的韧性。这使得它适用于许多工程应用,尤其是需要平衡强度和韧性的场合。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钢和不同的调质参数(温度、时间、冷却速度等)将导致不同的性能。因此,在进行调质处理时,必须根据具体的合金组成和应用需求制定适当的工艺方案。碳素钢常常不经过最终的热处理就可以使用,但它可以经过退火、正火、表面硬化或调质等处理,以增强其制造和力学性能。


  Q235


  Q235是一种普通低碳结构钢,含碳量在0.12%-0.2%之间,相当于10、20号钢,在理论上是可以淬火得到马氏体的,但是由于马氏体碳过饱和度很低,淬火后的硬度很低,只有170HBS左右。而这种钢的供应状态硬度大概就有144HBS左右(出厂时已经过正火处理)。由此可见,用Q235淬火,其强度硬度增高不明显,而且还要面对变形、开裂、氧化、脱碳的热处理弊病,和一笔热处理费用,是相当不划算的。Q235一般买来就用不热处理,一般它都用在工程上大量需要钢材的地方,数量巨大,一般是热轧后就使用,热轧也就是有正火这个热处理。不热处理的原因有几个:


  - 这些场合不需要太高的力学要求。


  - 钢构件的体积太大,热处理也不现实。


  - 材料价格便宜,质量要求比较低,而且是低碳钢,热处理的效果也不太好。


  - 如果非要用Q235淬出硬度那只能渗碳,但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45号钢


  45号钢是一种常用中碳调质结构钢。该钢冷塑性一般,退火、正火比调质时要稍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切削加工性,经适当的热处理以后可获得一定的韧性、塑性和耐磨性,材料来源方便。适合于氢焊和氩弧焊,不太适合于气焊。焊前需预热,焊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正火可改善硬度小于160HBS毛坯的切削性能。该钢经调质处理后,其综合力学性能要优化于其他中碳结构钢,但该钢淬透性较低,水中临界淬透直径为12~17mm,水淬时有开裂倾向。当直径大于80mm时,经调质或正火后,其力学性能相近,对中、小型模具零件进行调质处理后可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该钢的淬火+回火数据表




  45钢的应用:


  — 可作为制造 DIN 6883 - 1956 楔键的材料之一;可用于制造8.8、9.8级M16及以下规格螺栓,以及10.9级M22及以下规格的螺栓,8、9、10级螺母,300HV等级的垫圈,参见JC/T 5057.40-1995。


  — 可用于制造8.8S级M20及以下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10H或8H级大六角螺母、以及性能等级35~45HRC高强度垫圈。见GB/T 1231-2006。


  25CrMo


  25CrMo是一种低碳合金钢,含有铬、钼等合金元素,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和无回火脆性。25CrMo在500℃以下具有足够的高温强度,焊接性相当好,形成冷裂的倾向很小,可切削性及冷应变塑性良好。25CrMo一般在调质或渗碳淬火状态下使用。该钢热处理规范:淬火880℃,水冷、油冷;回火500℃,水冷、油冷。25CrMo合金钢用于制造在非腐蚀性介质及工作温度低于250℃、含有氮氢混合物的介质中工作的高压管及各种紧固件、较高级的渗碳零件,如齿轮、轴等。

Disclaimer: The contents of this website may contain the materials, product names and trademarks of third parties. The display of these materials on this website is only for identification and reference purposes, does not imply this website has any relationship with those third parties’ owner or brand, product or service. Th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third parti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 partsCAD has no objection to its ownership. We declare no affiliation, sponsorship, nor any partnerships with any of these trademark holders, these trademark holders do not sponsor us or any of our products and services, partsCAD is also not the office, branch or general agent of the brand or company in Ch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内容可能包含第三方的资料、产品名称及商标,这些资料在本网站上的展示仅用于识别与参考目的,不代表本网站与其持有人或品牌、产品、服务有任何关联。第三方的商标™或注册®商标归属于其各自的持有人,本网站对其归属权没有异议。我们声明与这些商标持有人第三方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对方没有赞助本网站及本网站的任何产品及服务,本网站不是该品牌、公司在中国的办事处、分公司或者总代理。 另: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partsCAD”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partsCAD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partsCAD”。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